2018年,我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6〕8號)和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實施意見》(桂辦發〔2016〕39號)等文件精神,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制度體系建設,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強化重要文件政策解讀,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大力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本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和人員設置情況。為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決策部署,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廳成立了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由廳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各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廳機關各處室和廳屬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廳辦公室負責牽頭做好信息公開日常工作,落實專人負責,梳理、匯總全廳政府信息公開事項和年度新聞發布計劃,督促指導各處室(單位)及時更新并通過多種渠道發布重點工作信息動態;各處室和有關單位積極配合,明確一名信息聯絡員,負責做好各自業務領域信息公開工作,及時讓社會各界更好地掌握和了解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各項工作進展。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中心作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技術支撐部門,定期維護信息公開平臺,更新各項數據資料,確保信息公開工作運行暢通、信息發布及時有效。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情況。為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常態化發展,提高政務服務質量,我廳先后出臺了《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網信息公開保障細則》《關于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等相關規章制度,明確了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及廳本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夯實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基礎,并開展本廳和本系統政務公開工作培訓,加強對本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發展。同時,開展了《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思考與建議》課題研究,為推進本廳政務公開、完善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事項、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三)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公開指南的編制、更新情況。我廳制定并不斷完善廳本級《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主動公開政務信息基本目錄》,明確了廳本級政府信息的公開類別、公開具體事項、公開時限和公開方式等。根據自治區關于“八公開”的要求,及時公開了各項資質認定的行政許可名稱、實施依據、申報材料、辦理程序、辦結時限、收費依據、收費標準等內容。針對目前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按要求及時更新、調整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以下簡稱“廳門戶網站”)公布的辦事指南,為企業和個人辦事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四)政府信息公開載體的建設、運行情況。我廳主動適應新媒體形勢發展,在鞏固原有政府信息公開主要載體——廳門戶網站、《廣西城鎮建設》《廣西建設年鑒》等傳統“一網兩刊”建設的基礎上,拓展新媒體信息公開渠道,設立了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和廣西城鎮建設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全區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動態信息,介紹各地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現狀。不斷建立和完善電子政務體系,完成了廳辦公OA系統與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電子公文系統、廳網上行政審批系統與自治區政務中心政務服務及監察通用軟件互聯互通軟件的開發應用;建立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市場監管與決策支持系統、房地產企業資質管理系統、建筑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廣西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庫系統等業務系統和網上辦事大廳,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共享程度和行政服務效能。
二、圍繞中辦、國辦《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6〕8號)和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實施意見》(桂辦發〔2016〕39號),以及國家、自治區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推進政務公開各項工作的情況,特別是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情況
(一)編制公布“三張清單”,完善“一事通辦”審批服務標準規范。2018年以來,我廳先后印發《關于開展“一事通辦”事項“八統一”梳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的通知》《關于實行“一事通辦”改革相關工作進展周報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優化和再造行政審批辦事流程,著力解決權力運行過程中職責交叉、推諉扯皮、爭權諉過等突出問題;認真編制公布本級“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三張清單,完成本廳“八統一”事項和“一次性告知”清單錄入全區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自治區政務服務標準化數據綜合管理平臺、自治區政務服務通用軟件系統等工作。
(二)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2018年,我廳主動在廳門戶網站公開廳本級和廳機關服務中心、房改辦、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中心等廳屬單位的部門決算、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使用情況說明,督促和指導其他廳屬單位在各其門戶網站及時公開部門決算和預算信息。此外,主動公開20余條廳本級政府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和中標結果,實現各項財政資金信息、采購信息公開透明。
(三)推進住房保障信息公開。一是定期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務完成情況。2018年初,在廳門戶網站及廣西住房保障信息網公布全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設計劃、基本建成、分配入住、責任單位、時間節點要求等信息;每月主動在上述網站發布住房保障工作進展情況,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二是邀請媒體報道重點工作。通過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建設報、廣西電視臺、廣西日報等多家媒體發布我區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信息。三是指導和督促全區14個設區市和109個縣級行政單位主動公開保障房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對象、分配過程、分配結果、退出情況等信息。
(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一是公開工程建設領域公共資源交易相關信息。向社會公布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市場主體、招標公告、中標候選人、中標結果、合同訂立及履行信用信息等(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除外)。二是公開公共資源交易參與主體誠信信息。啟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業企業誠信綜合評價系統,公開建筑業企業誠信綜合評價得分,將誠信評價與招投標掛鉤,加強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兩場”聯動,全力營造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市場環境。三是公開各類檢查通報及行政處罰案件。2018年我廳共下發40份行政處罰處理決定書,均在廳門戶網站主動公開。
(五)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信息公開。一是通過廳門戶網站主動公開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二是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經請示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2018年12月28日,以自治區人民政府名義召開廣西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易澇點整治、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城鎮和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及城市道路橋梁建設、供水、供氣等市政公用行業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回答記者提問。
圖1:12月18日,廣西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市舉辦。圖片來源:廣西新聞網。
(六)推進農村危房改造信息公開。為推進全區農村危房改造,預防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我廳于2018年先后出臺了廣西第一、第二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向社會公開實施方案和相關解讀材料;督促和指導各市縣制定當地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并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此外,我廳制作了農村危房改造宣傳海報,設計了政策明白卡,免費發放給各地村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農民解讀農村危房改造政策。
(七)推進住房公積金信息公開。一是按要求在廳門戶網站公布2017年度全區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內容包括機構概況、業務運行、財務數據、資產風險、社會經濟效益等,首次采取文字加圖表的方式解讀年度報告,讓抽象的數據形象化,幫助社會各界更好的了解年度工作情況。同時,督促和指導全區15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分中心)向社會公開2017年度住房公積金報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維護繳存單位和職工的知情權。二是建設開通12329短信平臺,幫助職工更快地掌握住房公積金各類資訊。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區已有14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分中心)開通了短信服務,累計發送短信2058.5萬條。
(八)推進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2018年,我廳共辦理自治區人大建議48件、自治區政協提案34件。積極推動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復文公開工作,對于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社會關切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復文,原則上做到全文公開;對部分內容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及其他屬于敏感信息的,公開后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作區分處理,依法將可公開的內容予以公開,將不能公開的內容作刪除、遮蓋等處理。對于可公開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復文,100%在廳門戶網站進行了公開。
(九)豐富解讀形式,推動政策文件深入人心。2018年,我廳出臺的19個規范性文件全部在廳門戶網站上主動公開,同時公開了相應的解讀材料。通過制作宣傳片、微電影、微動漫等多種形式,將文字材料轉化為視頻,深入淺出地為社會各界解讀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民生政策,讓紅頭文件走進千家萬戶。年初,我廳攝制了公共租賃住房和棚戶區改造政策兩個宣傳片,通過在公共場所大屏幕、LED移動宣傳車等多種渠道播放,有力地增進全社會對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了解。7月,我廳領導參加廣西電視臺《講政策》節目錄制,宣講住房保障、房地產市場監管等方面政策,現場接受環衛工人、城市居民、農民工、建筑企業代表提問,獲得了熱烈反響。近年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成為影響我區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為此,我廳制作了微電影《來之不易的補償款》、微動漫《建筑工人如何防止被欠薪》等小視頻,為農民工解讀相關政策,引導農民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利益。
圖2:欽州市通過移動LED宣傳車播放住房保障宣傳短片。
(十)開展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我廳和新華社旗下的中國經濟信息社開展合作,實時監測國內外主流媒體、重點網站及網絡論壇、微博、博客有關廣西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報道、言論等網絡輿情,以及時發現重大負面輿情并作出回應。每月印發一期輿情監測報告,并根據報告中反映的問題情況,做好信息公開和輿論引導,樹立政府部門良好形象。及時就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邀請相關處室負責人錄制訪談節目,在線解讀熱點政策,與網民進行互動交流。
(十一)邀請公眾參與,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我廳通過多種途徑聽取民意、匯集民智,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在重大政策文件出臺前,均主動在廳門戶網站公開征求意見稿,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并采納吸收合理的建議。二是加強與主流媒體的合作,進行政策吹風。如針對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這一社會關注度高、老百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相關文件出臺前,南國早報等主流媒體相繼刊發了《廣西無電梯多層既有住宅有望加裝電梯》《舊樓老人“望梯興嘆”“公交式”電梯能否走進南寧》《部分城市老舊樓加裝電梯的舉措》等系列稿件,并全文刊登了文件征求意見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推動了政策文件的出臺。
圖3:2018年12月,我廳會同自治區財政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指導意見》,《廣西日報》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及時澄清虛假、不完整信息的情況。我廳隨時密切關注廳門戶網站和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廣西城鎮建設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發布和收到的各類信息、留言,截至2018年底,暫未發現需要澄清的虛假信息、不完整信息。
(二)通過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微博微信及新聞媒體等途徑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2018年,我廳在廳門戶網站和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臺公開信息1068條;通過政府公報公開信息6條;通過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微信公眾號公開信息448條;通過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建設報等主流媒體發表新聞稿件700余篇;共舉辦或參加新聞發布會14場,其中,牽頭以自治區人民政府名義舉辦新聞發布會1場,分管領導或處室負責人參加各類新聞發布會13場。
(三)主動向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等信息查閱場所提供政府信息情況。2018年,我廳共向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等信息查閱場所提供主動公開文件83份。
(四)政府網站內容及時更新情況。2018年,我廳共及時更新廳門戶網站的文件通知675條、公示公告400條、本廳動態397條、視頻信息196條。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依申請公開工作受理、答復情況。2018年,我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0件,全部按時予以答復。
(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備案情況。我廳2018年無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暫無相關備案。
(三)接待場所建設、完善、維護及工作運行情況。我廳明確授權內設機構“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務服務中心”作為政府信息公開主要部門,將政務服務窗口作為我廳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受理窗口,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依法做好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通過加強監督和指導、修訂工作規程、完善工作流程和檔案管理制度建設,切實提高政府信息公開質量和水平。
五、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目前,我廳政府信息全面實行免費公開,無涉及收費或者費用減免的情況。
六、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2018年,我廳作為復議機關處理的行政復議案件中,信息公開類案件占20%,案件數為2017年的1.4倍。申請人提起行政復議的主要原因是:各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對當事人的信息公開申請存在不予答復、答復不完全、不規范等情形;同時,行政相對人自我維權意識逐步提高,通過申請信息公開獲取政府信息已成為行政相對人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維權的首選步驟。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廳將繼續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進一步推進陽光政府、透明政府建設,實現信息公開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升政府部門公信力。一是加強隊伍建設,通過加強學習和培訓,增強本系統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識和素養,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二是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長效機制。及時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總結經驗,修訂完善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推動建立政府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三是推進網上政府服務工作,著力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不斷完善“一網兩刊”建設。四是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內容管理,進一步明確信息公開程序、內容和范圍。五是加強溝通交流,不斷加大主動發聲力度,擴大公眾參與程度,化解群眾疑慮,縮短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