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代表:
您在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建議”,由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交由我廳主辦,自治區財政廳、文化廳協辦。經我廳商自治區財政廳、文化廳共同研究,現答復如下: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建議我們已經落實。
一、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整體情況
近年來,我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七部門文件要求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取得較好的成效。已公布423個村落為廣西傳統村落,其中有161個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編制了保護發展規劃,開展了歷史建筑和歷史環境要素調查建檔,籌措了保護發展資金,推進了環境整治和傳統民居保護修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建立完善工作體系。我廳會同文化、財政、國土、環保、農業等部門共同研究,先后出臺了《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指導意見》、《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成員與村落掛鉤聯系工作方案》等文件,聯合審定公布了兩批廣西傳統村落名錄,部署開展了歷史建筑和歷史環境要素調查建檔、保護發展項目實施等,每年度聯合開展督查指導一次以上。成立了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和工作組,由城鄉規劃、建筑學、民俗、民族、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19名專家組成,主要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規劃設計單位,承擔頂層設計、決策咨詢、技術指導等方面的工作職責。3年來,先后完成了3批120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技術審查,從700多個村落中篩選了423個村落列入廣西傳統村落名錄,對地方提出取消稱號的4個村落開展現場復核;共組織8批次現場指導和服務,8名專家4次為全區基層干部講解培訓;發表10余篇廣西傳統村落的專題論文,多次在全國會議上推介廣西傳統村落,等等。此外,我們還建立了自治區、市、縣、鄉鎮、村落等5級縱向聯動體系,每級明確聯絡員,開展保護發展項目和日常管護情況的監督,定期反饋情況。近期,我們組織對各村落村級聯絡員進行了電話回訪,普遍反映保護發展項目推進良好,破壞現象得到根本性遏制。
(二)“點、線、面”結合推進。“面”上,我們對自治區級以上傳統村落全部安排保護發展規劃編制經費,按照“清潔鄉村”“一清、二拆、三整理”的要求組織開展村落環境整治,完善垃圾處理設施,普面解決村落環境“臟、亂、差”的問題。“線”上,以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89個村落為重點,扎實抓好中央300萬元和自治區200萬元所對應的保護發展項目實施,涌現出靈川縣江頭村、平樂縣榕津村、灌陽縣洞井村、鐘山縣松桂村等一大批優秀村落。“點”上,抓好各市一個示范點和桂林市的17個示范點建設,以解決制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問題為重點,以探索機制模式為目標,突出開展村民自保、長效管護、土地置換、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摸索,目前成效初顯。
(三)凝聚合力加強指導。一是自治區組織編制《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總體規劃》,從自治區層面劃定保護帶、保護區,建立整體保護、片區保護和突出特色、差異化發展等分級分類保護發展體系,在“保什么、怎么保、如何發展”等方面給予地方指導。二是2016年5月,我廳邀請4名自治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10多個傳統村落開展現場調研,督查項目進展,指導地方建設,共商加強保護發展措施方法。三是整合技術力量加強服務。自治區統籌技術力量,為每個中國傳統村落安排3名規劃、文化方面的專家開展掛點服務;廣西師范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和廣西城鄉規劃院等大專院校和規劃設計單位在傳統村落建立實習創作基地,加強與村民溝通交流,提升村民保護發展的政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富川、龍勝等地依托研究機構推進保護發展,由研究機構指導編制了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申報材料,分別有11個和19個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9月,我廳部署了由廣西傳統村落專家委員會專家領銜,分別由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勘察設計院、南寧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桂林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具體負責,開展最后一次大型摸底調查和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申報資料編制,力爭全區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總量超過250個。
(四)活化村落傳承文明。我們堅持最小干預原則,將傳統村落“見人、見物、見生活”作為保護發展的重要目標,大力推進活化運用,使村落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一是注重傳統民居居住條件改善。指導各地在實施村落環境整治的同時,加強傳統民居室內舒適化改造,主要采用增強采光、通風,解決防潮、防漏,疏通排煙、排水,增加衛生廁所等措施,改善民居居住條件;永福縣崇山村通過實施傳統民居室內舒適化改造,促進民居返村居住,村落活力重現。二是傳統村落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傳統村落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文化內涵,提升了鄉村旅游品味和價值,反過來通過鄉村旅游實現了傳統文化對大眾的傳播,促進村落的生機與活力。據統計,全區已有165個傳統村落開展鄉村旅游,累計接待人次超過1120萬人次。
(五)多方宣傳提升認識。一是組織培訓。我廳自2012年以來,共組織地方管理人員、基層干部和規劃設計人員等參加全國培訓或自治區層面培訓超過12次;2016年7月,我們在靈川縣對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村主任(村支書)進行了集中培訓,參觀了江頭村建設成效,重點講解政策法規、責任義務和保護發展的具體操作等內容,取得良好的成效。二是開展系列宣傳。我廳拍攝了傳統村落系列宣傳片,在廣西電視臺和廣西建設網等媒體上播放,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也專門報道了恭城縣紅巖老村和矮寨村鄉土環境整治、傳承瑤鄉文化傳統的做法。我廳撰寫的《廣西傳統村落現狀與思考》,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調查與研究》采用發表,同時,我們還組織專家開展了廣西傳統村落研究與探討,在《廣西城鎮建設》雜志上以專題形式發表。自治區文化廳也組織開展了廣西傳統村落與傳統民居攝影比賽和展覽。我廳還設計了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標識系統,計劃明年初在各村落掛牌。三是強化群眾意識。我們把傳統村落作為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制度改革的重點對象,從編制保護發展規劃開始,引導群眾參與,加重群眾的話語權,實施嚴格的鄉村建設規劃許可,提升群眾對保護發展的認識。靈川縣江頭村通過發動群眾,拆除13棟建筑,恢復原始格局中的荷花池,維護了村落格局完整;富川縣福溪村在整治過程中群眾自動拆除違規建設30多處,同時,還完成了對縣域范圍內全部傳統村落的摸底調查,發放問卷調查近200份,收集群眾對保護發展的意見約708條,并編制了廣西首個縣域內《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總體規劃》。
(六)大力籌措保護發展資金。從2014年起,國家通過統籌農村環境保護、“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及美麗鄉村建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中央補助地方文化體育與傳媒事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專項資金,分年度支持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根據自治區財政廳統計,自2014年至今,自治區財政累計投入24750萬元支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十三五”期間還將通過統籌農業發展銀行專項貸款安排50000萬元用于支持市、縣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在第004號建議中分析了當前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嚴峻形勢,對加強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提出了具體建議,我們深受啟發。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廣西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
(一)編制總體規劃,片狀、帶狀推進全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2016年我們通過招標,確定了由廣西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和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勘察設計院聯合承擔《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總體規劃》編制任務,規劃將從自治區層面劃定保護帶、保護區,建立整體保護、片區保護和突出特色、差異化發展等分級分類保護發展體系,在“保什么、怎么保、如何發展”等方面給予地方指導。計劃于今年7月組織召開方案審查會。
(二)加快推進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申報工作。2017年起,全區各地在第五次摸底調查基礎上全面啟動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的申報工作。本次申報采用地方提出申報名單和提供基礎資料,規劃設計單位負責編制申報材料的辦法實施。截至2017年3月底,全區各市擬申報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的數量達281個,其中桂林市申報數量最多,共142個村落。目前各地正抓緊資料收集整理完善工作,由規劃設計單位按照中國傳統村落申報要求編制申報材料。計劃于今年5月組織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開展申報材料技術審查。
(三)將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納入法制軌道。鑒于目前國內尚沒有一部能完整涵蓋和完全適應于中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保護的法律,我廳認為,出臺《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條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出臺時間建議在2018年之后。一是目前自治區人大正在開展《廣西鄉村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立法工作,計劃于今年10月份出臺,據了解,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有關內容將納入該條例;二是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目前只有江西和福建出臺了專項條例,其他各省特別是數量較大的云南、貴州、浙江等地尚未出臺,我區可適當延后;三是全國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關于出臺全國層面的保護條例,國家有關部委目前正在研究中。綜合以上情況,我們將視我區實際情況在2018年以后再啟動該項工作。
(四)進一步探索工作機制模式。一是著手傳統村落內傳統建筑的認定和掛牌保護工作,建立保護檔案信息數據庫,明確保護主體和責任。二是督促全區各地做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的審批和公布實施。三是建立傳統村落村級聯絡員制度,實施定期巡查和聯絡“零報告”制度。四是加強傳統工匠培訓和建材研發,確保傳統村落保護修繕具有材料和技術支撐。五是優先將傳統村落列入自治區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制度改革的“鄉村規劃師”掛點服務試點村屯,依托規劃師的專業技術,指導地方做好保護修繕工作。六是重點探索“專家包村打造”機制,即由專家團隊、政府、村民各自出資,由專家團隊制定規劃設計方案,會同村民組織保護修繕與開發建設的實施,完成建設后,共同經營,專家團隊收回投資后無償移交村委。該項工作計劃于今年開展相關試點。
(五)活化村落傳承文明,實現綜合利用“常態化”。傳統村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村落的格局形態、建筑技藝、人文情懷、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村落存在的一天就是文化傳承的一天。我們將會同宣傳、教育、共青團、婦聯、少先隊等部門共同努力,將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利用和文化傳承納入“常態化”軌道,將傳統村落打造成為各種類型的教育基地和傳習場所,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正能量、傳遞真善美的重要載體。
(六)多方宣傳提升認識。一是組織培訓。我廳計劃于今年7月對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72個村主任(村支書)進行集中培訓,重點講解政策法規、責任義務和保護發展的具體操作等內容。二是開展系列宣傳。經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及工作組全體會議商定,我廳將編輯出版《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通訊》,將各地各部門的工作動態和經驗做法梳理總結,在《工作通訊》上進行交流。三是強化群眾意識。我們將傳統村落作為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制度改革的重點對象,從編制保護發展規劃開始,引導群眾參與,加重群眾的話語權,實施嚴格的鄉村建設規劃許可,進一步提升群眾對保護發展的認識以及傳統村落文化的自我認同。
衷心感謝您對我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7年6月5日
承辦人及聯系電話:宋 洋,0771—2260055
抄 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選舉聯絡工作委員會聯絡處、桂林市人大常委會選舉聯絡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