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網站首頁
設為收藏
保存桌面
手機端
使用幫助

關于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錄的鎮村基本情況的公示

2016-12-02 08:40:35 來源: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網 收藏

    根據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化廳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廣西第三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申報工作的通知》(桂建村鎮〔2016〕79號),在各設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組評審,擬將南寧市武鳴區羅波鎮等6個鎮、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錦江村麻子畬坡等23個村列為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現對擬入選鎮村基本情況在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網站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如發現公示鎮村存在與事實不符、嚴重破壞、整村撤并、虛假申報等問題,均可舉報或反映情況。舉報或反映情況應實事求是,并應以書面形式傳真至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應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應署真實姓名和聯系電話。

    公示期限為2016年12月1日至12月8日。

    聯系人:戴維,聯系電話:0771-2260191,傳真:0771-2260103,電子郵箱:gxzjtczc@163.com

    地址:南寧市金湖路58號廣西建設大廈,郵編:530028。

    附件:1.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2.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鎮村基本情況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6年12月1日

 

附件1

                                       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共29個)

一、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6個)

南寧市武鳴區羅波鎮

南寧市武鳴區府城鎮

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鎮

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鎮

桂林市陽朔縣福利鎮

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

二、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村(23個)

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錦江村麻子畬坡

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

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朗梓村

桂林市臨桂區茶洞鄉花嶺村委褚村

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鎮云龍村

玉林市福綿區新橋鎮大樓村

玉林市玉州區南江街道嶺塘村

玉林市陸川縣平樂鎮長旺村

玉林市興業縣龍安鎮龍安村

玉林市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

玉林市興業縣石南鎮龐村

玉林市興業縣葵陽鎮榜山村

賀州市平桂管理區沙田鎮龍井村

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秀山村

賀州市昭平縣樟木林鎮新華村

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里太村

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大田村

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荷塘村

賀州市鐘山縣回龍鎮龍道村

賀州市鐘山縣清塘鎮英家村

賀州市鐘山縣燕塘鎮玉坡村

河池市天峨縣三堡鄉三堡村

欽州市靈山縣新圩鎮萍塘村

 

附件2

                                            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鎮村基本情況簡介

 

    (一)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鎮的鎮村基本情況

    1、南寧市武鳴區羅波鎮:羅波鎮是駱越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歷史建筑數量較多,已公布的,廣為人知的歷史建筑包括羅波社區的陰兵橋、鳳林村的琴泉義學遺址、聯新村的天主教教堂、布凌村的那黃橋、舊陸斡村國民黨時期的鄉公所辦公地、壇李村的飛合塔、尚黃村的敢鴨廟等15個歷史建筑,分布在各個村屯當中,成為當地的歷史文化標志,有力地體現了羅波鎮熠熠生輝的歷史文化底蘊。

    羅波鎮歷史文化濃厚,當地群眾注重挖掘傳承駱越文化,每年的三月初二,會在羅波廟舉行一場盛大的駱越始祖王祭祀大典。這個活動已經成為“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的開篇序幕,成為展示武鳴古駱越原生態文化及“三月三”歌圩傳統民俗的特色窗口。羅波鎮各村均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文化、風俗風貌,對其歷史文化開展挖掘和保護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2、南寧市武鳴區府城鎮:府城鎮歷史悠久,明嘉靖七年(1528年)始,為思恩府治所,故得名“府城”。初時,思恩府轄范圍今馬山、平果直至與云南省交界。經歷次變更,清朝時思恩府轄一州、三縣、九土司、一土州、一土縣。至今鎮域內仍保留清代思恩知府李彥章留下的多處著名石刻,如臥牛石石刻和榕園石刻及東風農場石刻等,旅游風景有陽明書院、水月巖、獅子巖、李家老宅等,為古鎮增添了無限的歷史人文底蘊。

    3、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鎮:筋竹鎮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歷史文化悠久,自公元524年設永業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公元1989年改為筋竹鎮。筋竹賣蘿巷、大新街、慶南街是筋竹現存的最古老的街道,街道狹窄,街兩邊的建筑具有嶺南古城的風格。現存抗日名將——陳濟桓將軍故居、明年將軍覃村鎮古墓——覃官山、清道光年間中國南方古建筑——陳三吉祠、清光緒年間所建的筋竹中學古教學校和清咸豐年間多跨院建筑組群——云龍德中堂古宅。其中陳濟桓將軍故居先后在1998年和2009年被岑溪市的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縣級和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岑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筋竹鎮廉政教育基地、筋竹鎮國防教育基地,中央電視臺專題紀錄片《兒女英雄傳》和《尋找英雄》一書均對其故事進行了詳細介紹。

    4、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鎮:嚴關鎮地處湘桂走廊,交通便利,靈渠南渠貫穿全鎮,桂北民族居住風貌初具規模。嚴關鎮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靈渠,是與都江堰齊名的兩大重要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不僅給嚴關帶來古秦漢文化精華,還融通中原漢文化與嶺南百越文化于一體。

    除此外,嚴關鎮現存的古民居以明、清的民居建筑居多,極具特色,合院居多,馬頭墻、墻外有雕龍附鳳的圖案,亦有不少石雕,石雕主要分布在正大門的石柱和石墩當中,院內以木質結構為主,木雕細膩獨到,尤以窗花為代表作,顯得古樸典雅。

    5、桂林市陽朔縣福利鎮:福利鎮是陽朔縣的一大文明古鎮,有宋朝時期曾繁華一時的黃道街古跡,其標志性建筑東山亭至今保存完好。原有的三街、九井、十八巷、三宮、兩寺、一寶塔成為了當地建筑的重要代表。據記載,這些建筑多古色古香,工藝精湛。那時若登高鳥瞰,便有“深山藏古鎮,青峰傾廓門”的情韻。至今保存完好的福利老街區、大小古亭古屋累計40余座,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主要景點有:福利老街古民居建筑,畫扇一條街、大光亭、三姑石、天后宮、鸚鵡山、虎頭攬勝、渡頭風光、駱駝過江、仙姑山、東郎山、李家唐門隱龍巖等,可謂一步一景,皆能與漓江上游比美。

    6、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那良鎮是防城港市乃至廣西西部邊陲重鎮,歷史上長期作為防城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這里是劉永福、林俊廷、陳濟堂等著名人物的故鄉,那良是海外華人的祖籍地之一,是廣西防城港僑鄉之一。那良成圩于164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那良鎮在我國清民兩代援越抗法和抗擊日帝國主義入侵的斗爭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涌現了一批愛國民族英雄。古鎮中古街歷史建筑比較集中,較完整地體現了那良為清、民時期商貿重鎮、名人聚集地的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現存的古街部分建筑始建于清未民初,其現存的部分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及法式建筑,做工考究,用料精細,充分印證了那良鎮以及防城港市的淵源歷史,也是了解中越邊陲歷史、了解紅色歷史、了解多民族地區交融的歷史篇章以及了解防城歷史的重要載體,是廣西邊陲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那良古鎮主要由東西向和南北向四條古街圍合而成,分別為官街、法式街、擔水街及粉街,四條古街布局完整。現存的大部分建筑建于清未民初,古街的建筑風格為廣西常見的“竹筒樓”,平面狹長,進深長,小開間,門面多有挑檐過廊以供避雨遮陽之便。房屋集中布置,起到了節約用地的效果,部分歷史建筑在建造之時就近取材,建筑基墻采用河中卵石攪拌灰泥而起。整個古街原有石板鋪道,清、民代風格的房屋排列錯落有致。古街的建筑既有古樸的清代青磚瓦房,又有中西風格融合的精致的西洋建筑,突顯了那良古鎮的古老和現代,臨街商鋪形式大同小異,具有濃厚地方傳統特色,是地方商貿發展典型的實物資料。

    (二)擬列入第三批廣西歷史文化名村的鎮村基本情況

    1.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錦江村麻子畬坡: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麻子畚坡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現存傳統村落形成于明代,為移民村落。明末清初之際,河對岸“那教村”覃姓農民過邕江南面墾荒畬種植芝蔴,繁衍后代,后逐步移居成村,故取名“麻子畬”。

    2009年,“廣西省土改工作團第二團團部舊址”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文物保護單位,麻子畚坡被列為首批公面的南寧市文物點之一,廣西省土改工作團第二團團部舊址位于江西鎮老口渡南岸邊。麻子畚古民居的主要建筑集中于廣西省土改工作團第二團團部舊址,麻子畚村屯現在仍保留著當年土改時的老房子,均為清末民國時期所建,小青瓦屋面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筑。各座房子雖分布在村內的不同地方,但建筑風格卻較為統一,除田漢居住過的房子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拆除外,其余的都基本保存完好。

    2.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老口村那告坡坐落邕江東岸,是古代左右江匯合邕江后的第一個沿江古鎮村落。那告坡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歷史名人輩出。至今仍保留著39棟保存較好的青磚清水墻、硬山頂磚木結構的清代建筑,其中年代最早的為覃氏三兄弟考取功名后所建,始建于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公元1780年前后),對研究南寧市明清時期村寨布局、傳統民居的變化、發展及當時社會的生產、生活習俗等具有重要的價值。有那告坡“三街”、韋純束入黨地、學生軍訓練參戰基地、田漢工作地、邕寧縣第十三區政府舊址、溫家寶調研考察等歷史文化傳承優勢。

    村內覃氏民居群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村口門樓嘉慶十五年的“西教村齊心禁約碑記”石刻、村內“武魁”、“貢元”等4塊牌匾、民居大門上方各式木刻門簮、房檐、廳堂鏤雕精美的雀替、神臺、土改時田漢等名人住過的舊居等。

    3.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朗梓村:朗梓村位于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西部,為壯族群眾聚居地,是目前陽朔縣保存最完好的壯族古村落。古民居占地7000多平方米,大小古民居共計63間,古跡隨處可見,整個建筑群結構嚴密、布局精巧,展示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2013年朗梓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朗梓古屋中最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當數覃氏世三公祠堂——瑞枝公祠。瑞枝公祠建于同治年間,占地約2000平方米,由天池、廂房、正堂組成。“瑞枝公祠”四字用花崗石鑿成并鑲嵌于大門正方,字體飄逸,筆鋒蒼勁灑脫。大門門方皆由青色具有不同規格的紋理花崗巖石組成。大門的屋檐下墻壁上,整齊有序地排列著7幅長寬不等的水彩壁畫,畫中烏鴉戲水、春燕銜泥、漁翁釣鯉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稱古屋一絕。

    4.桂林市臨桂區茶洞鄉花嶺村委禇村: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褚村歷史久遠,相傳在北宋紹圣年間,因河南青州段黃河決口,褚姓人家南遷至廣西桂林西鄉今茶洞獅子山下立村,故名褚村,全為褚姓,因村莊依山而建,又曾叫褚家寨,距今已有有1000多年歷史。

    褚村現存居民建筑180座,祠堂1座,私塾1座,吊腳樓3座,立公所(古代議事廳)1座,建筑類型主要受古中原文化影響,為青磚青瓦中唐式建筑風格。建筑最主要的特色是分為上廳、下廳,中間有小院子、有隔火墻,外觀大方、樸實而莊重。村中有19條整齊劃一、主次分明的青石板巷道(其中部分水泥覆蓋),明清時期修建的24個防盜防匪拱門點綴著數百戶錯落有致、端莊大方的民居,形成了其古樸滄桑的氣質、清新別致的風格。褚村的古地道是600多年前村民為躲避戰亂,方便取水、給養、醫療等修建的,古地道長約千米,青石板鋪蓋并種有各種草木,最寬處可容2個人穿行;地道和山上的古棧道相通,并與水井和池塘連接,獅子山內有巖洞和通向附近村子的出口,整個褚村如一座堅固的城池,是戰亂時期村民自我保護的天然屏障。古寨墻、棧道等古建筑歷經600多年部分仍保存完好。1986年,褚村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褚村有其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縫制棕皮蓑衣。褚村蓑衣用從原籍青州傳來的手藝縫制,有“褚村蓑衣披南國”之美譽,縫制手藝傳承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褚村蓑衣美觀耐用,備受南方農民歡迎,吸引外地商人大量收購,產品遠銷廣西、廣東、湖南、云南和貴州等地。

    5.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鎮云龍村: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云龍村傳統建筑連片分布在村中間,占村莊建筑面積的百分二十,保存基本良好,每間建筑完整率百分八十以上。均為清末民初建筑,清一色的青磚墻體,沏工獨特,還有“天誥命”“龍章寵錫”牌坊,經有關專家鑒定全區只有兩個這種類型的牌坊,這座牌坊顯赫著主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和身份,盡展云龍莫門韋氏在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這一段時期在云龍村的榮耀家族史。還有舞獅、牛娘戲、廟會三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體現云龍村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擁有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已公布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處,不可移動文物規模達到1942.4㎡,不可移動文物完好比率達到80%;已公布歷史建筑10座,歷史建筑規模4680㎡,歷史建筑完好比率達到80%;村保護范圍為11h㎡,核心保護范圍達6h㎡,建筑控制范圍為1h㎡。

    6.玉林市福綿區新橋鎮大樓村:大樓村,始建于清初,清署富民鄉石腳堡,屋舍為鄭氏所建,原名鄭屋。康熙時,境內建有鄭氏宗祠,因附設有一閭可供400人住宿的樓房,俗稱大樓,以后以此名村。1964年從新橋大隊析出成立大樓大隊;1987年8月改設行政村,現有20個村民小組,3170人。300年前大樓村先祖從福建遷居至此,以客家文化為載體,以客家圍屋為形態,建成以鄭氏、黃氏和姚氏三大宗祠為核心的清代古建筑群。大樓村圍墻高聳、炮樓林立,防衛體系嚴密,巷道涇渭分明,規劃科學合理。村內建筑橫直有序、坐向統一、秩序井然。大樓村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豐富,具有獨特的忠孝文化、宗祠文化及書香文化,其歷史發展一脈相承,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大樓村古建筑木構架采用抬梁和穿斗混合結構,大廳紅棟(主梁油紅漆)黑桷(桷油黑色)灰瓦,空間寬敞宏大。這種木構架既保留了抬梁式木構架的優點,避免了穿斗式的局限,也能確保梁架的穩定性,體現嶺南地區建筑特色。

    7.玉林市玉州區南江街道嶺塘村(硃砂垌):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硃砂垌圍龍屋于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由從廣東梅州李坑遷來的客家先民黃正昌建設,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始建者黃正昌在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為官,官至五品,道光賜“奉直大夫”。硃砂垌圍龍屋是客家先民第四次大遷徙在廣西的歷史見證,整座圍龍屋占地1.8萬㎡,是廣西現存的客家圍龍屋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客家標志性建筑。2013年,硃砂垌圍龍屋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被定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硃砂垌客家圍龍屋從建筑布局、院落結構到屋內裝飾風格、功用設置等,體現出客家民居的獨特風貌與特質。以祠堂為中軸線分三座四廊,九廳十八井,祠堂左右均有門和廊道聯通,兩側各有四排庭院建筑,用巷道相隔,相對獨立,庭幽舒暢,古樸實用,每一個庭院內有大小不等的天井,以利采光,又構成一個小四合院。

    硃砂垌客家圍屋功能分區明確有序,等次分明,體現了客家尊祖敬宗、長幼有序的嚴謹家風。中軸線后依城墻建三層正中樓為書房,制高點為炮樓,整座圍龍屋為半月形,門口塘為半月形,巧妙地構成一個圓,屋宇為陽,水塘為陰,陰陽八卦結合,城墻建七座炮樓,稱七星伴月。周邊地稱“丹鳳朝陽”,祠堂門前正對鳳脛嶺的園嶺。左有高廟嶺龍形高起,右有陳屋背獅嶺圍護,人稱硃砂莊人杰地靈。

    8.玉林市陸川縣平樂鎮長旺村:吳氏居民1777年從橫山鄉良塘村遷分至此,距今已有239年的歷史,歷史悠久,且古建筑群的占地面積約為27000平方米,是玉林市乃至廣西地區客家民居古建筑群規模最大的古村落。古建筑群是典型的聚族而居、具有防御性質的城堡式組群民居建筑群,整個風水格局稱“七星伴月”,意寓團圓、相助輝映等,又因古建筑群多座南向北,背靠山坡,依勢而建,民間亦有稱“負陰抱陽、金帶環繞”的佳局

    單個城堡式組群民居建筑門口都有半月形水塘,屋宇為方形,巧妙地構成“天圓地方”的建筑布局,屋宇為陽,水塘為陰,是陰陽八卦結合的一種具體體現。單個城堡式組群民居建筑布局采取東西或南北中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布局章法,整座建筑群以祠堂為中心,其兩側各三排的庭院建筑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兩排通過巷道分隔,又構成一組相對獨立的組合單元;而每一組合單元內則通過大小不等的天井又構成若干個四合院小單元,形成民居中典型的所謂“九廳十八井”建筑布局。

    9.玉林市興業縣龍安鎮龍安村:

    龍安村因歷史悠久,而且地處龍安鎮地域中心,早在唐朝時期,如今的玉林市興業縣龍安鎮龍膽村,就是平琴州政治經濟中心所在地。受各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影響較廣,而且保存有不少歷史痕跡,古宗祠、古祠堂、古民居、古文化、古文物、古藍埲等,特別是始于唐朝,盛于南宋的綠鴉冶鐵遺址,曾經是南宋時期全國兩大冶鐵基地之一,這在冷兵器時代其軍事上極為重要,做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之一,當年這里煉成的鐵,通過村前的河流運送至南流江后轉發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曾經對支撐南宋王朝的存在起到過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綠鴉冶鐵的興盛,先民們逐漸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由于村歷史悠久,村子隨處可見古建筑及文物古跡。經過初步調查考察,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古建筑50余幢,保存完好的有20余幢。成片的明、清民居群、古建筑保存良好,總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2000多米長的古渠道穿村而過,兩旁的古民居集中連片、古樸自然、風雨剝蝕、依舊如故;古村中用河卵石鋪設的道路粗獷凝重、迂回曲折、四通八達、貫通各戶;建于乾隆三十年的太安古廟簡練古樸、造型優美、工藝精美、別具一格;龍泉楓木古井渾然天成、長流不息、晶瑩剔透、清涼可口;古宗祠雕梁繡柱、丹楹刻桷、神工意匠、走鸞飛鳳;古名人居古香古色、精雕細刻、錯落有致、美輪美奐;古村落中的池塘碧波漣漪、滿池綠意、魚兒戲水、鴨鵝成群;村后山山谷中古代加工藍靛染布的藍埲遺址久遠滄桑、古樸雅致、造型獨特、積厚流光;古榕樹遮天蓋地,郁郁蔥蔥、蒼翠茂盛、綠樹成蔭,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相互交流的絕佳之地。

    10.玉林市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村內古宅、古民居群是明、清兩代的南方建筑風格,建筑特點大多屬硬山擱檀式結構,一底一擱,翹脊、重檐、歇山頂,屋內及大門門楣上有彩色壁畫,題材多樣,筆法精美、顏色保持良好。有些屋頂壓脊有花鳥走獸灰塑圖案。屋內大多設有屏風、廳閣、神臺。名人古宅大門處還有幾級臺階,兩邊有圓石鼓及雕花門墩、照壁。古巷地面及巷道鋪設青磚或青石板,曲徑交叉,配置科學排水及防盜系統。保存完好,現有歷史名人故居、古宗祠、古文物共有30多處。村落沿襲歷史悠久,彰顯鮮明“忠君愛國,勤政為民,尚文從武,耕讀傳家”的文化內涵。

    村莊建筑布局科學,設社廟祭祀,每逢傳統節日,村民都隆重舉行各種活動,如:正月舞獅子、唱麒麟歌、四月初六搶花炮、八月十五傳統廟會等。譚良村作為一個古村莊,自古以來就把譚村、良村、西村、新屋村(包含百靛)俗稱為“譚良四堡”。青山綠水環繞著“四堡”,龍江峽谷的溪水從村子的東北方向緩緩流淌出來,滋潤著譚良村田間地頭萬物的生長,村莊自然風光絢麗,民風淳樸,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11.玉林市興業縣石南鎮龐村:龐村是興業縣石南鎮轄下的一個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文化獨特的名村。其古建筑群曾于1998年被興業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09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第六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于2015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住建廳、文化廳、財政廳公布為第一批廣西傳統村落。

    龐村始建于北宋年代,今全村整體風貌保存完整、集中、成片,村內保留有明、清兩代為主的古建筑群,其中明代古建筑現存7幢、清代古建筑現存28幢、其他歷史古建筑35幢,總面積350000平方米。龐村具有獨特嶺南風水格局,古建筑群整體布局按照風水易理排布,縱橫有序、恢弘壯觀,建筑朝向統一,排列整齊。古建筑群以嶺南派風格為主,少量徽派構造。建筑格局從傳統一進三開間、三進五開間到三進七開間不等。建筑裝飾物有嶺南鑊耳墻、馬頭墻,屋檐、屋頂下繪有彩色的“裙畫”以及石雕、木雕、泥塑等;題材多為花卉及鴛鴦、仙鶴等珍禽瑞獸,內容豐富,筆法細貳、圓潤,雕刻精美,手工精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此外龐村民族特色鮮明,村內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亦在延續和繼承,擁有舞龍、斗雞、扎麒麟、泥塑、石雕、古茶園、族譜等系列有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

    12.玉林市興業縣葵陽鎮榜山村:榜山村位于興業縣城西8公里處,興業縣北面最高峰葵山三峰、獅子山脈、龍山脈、后背嶺數重山脈擁抱榜山村。榜山村古村落始建于明代中期。明末漸漸興起,清代初期到中期大規模發展,也是榜山村的鼎盛時期。由于其歷史文化深厚,歷史名人多,村子的古建筑及文物古跡眾多。其中相對完整的文物建筑和古建筑二十多幢,加上其周邊保存良好的明、清民居群,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以上。這大批建筑有明代特點,也有清代特點,大多屬硬山擱檀式結構,一底一擱,翹脊、重檐、歇山頂,屋內及大門門楣上有彩色壁畫,題材多樣,筆法精美、顏色保持良好。地面及巷道鋪設青磚或青石板,配置科學排水及防盜系統。這些建筑對研究我國南方大家族,特別是名人故居的研究,提供極為豐富和難得的景觀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在清朝咸豐年間,榜山村還建有一條環抱全村的大圍墻。這條大圍墻,周長2545米,高3.5米,寬0.5米,共設有3個大閘門和13個炮樓,目的在于防御盜賊,保護村民安寧。這些閘門和炮樓,按“劍戟森嚴、三軍壯勇、圍墻堅固、萬載安康”16個字的順序排列命名。在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中,起義軍和榜山村的革命群眾,曾據守圍墻和炮樓與敵人奮戰了四天四夜,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13.賀州市平桂管理區沙田鎮龍井村: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龍井村已有400多年歷史,現村內居住著2000多人。龍井的千年古驛道全都是用條石鋪設而成,總長1000多米。龍井古寨屬于平地型村寨,分布在山嶺的小盆地之中,地勢比周圍的田地略高,臨近水源,以遠山近水作為相地之基礎,在選址上講究風水布局,是中國平地形村寨的典型。如今龍井泉是賀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龍井村東面的小涼河流域是賀州著名的古人類聚居地,也是聞名于世的戰國時期古青銅文化的發祥地。在龍井村附近山地出土的麒麟尊,成為賀州出土的年代最久遠的文物,是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龍井村擁有大量清朝同治至光緒年間的古民居群,建筑具有古樸典雅的嶺南建筑風格,建筑為青磚黛瓦、木格窗、坡屋頂和硬山墻。這些建筑一般分為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可概括為“一進一層一書房,二進二層二廳堂,大門不通走側廊”。主體建筑部分座西向東,分兩進,前后進間有天井,由兩廊連接,兩廊都開有側門。其中北廊的側門與巷子相通成為外出的主要通道,南廊的側門主要連接廚房,雜物房等附屬建筑。龍井村的民居建筑都以磚墻承重,磚墻一般用三層青磚砌成,墻頂屏風密實,刻有浮雕或畫有彩畫。這些建筑中大量使用藝術構件,其中木構掛落較多,一般門、窗、檐板、樓板、屏風及落地罩都進行精雕細刻,頗具藝術價值。

    14.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秀山村: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秀山村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境內,距縣城8公里,距古城鎮(橫山街)約4公里,其處在洛湛鐵路邊沿東側,處在山清水秀的山塬田峒之中。秀山村始建于明洪武初,為胡氏先人所開創,歷明清兩個朝代,距今已有630多年歷史。該村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古跡繁多,境內有青石板街道環村而砌,總計長度約3000米許;有桂北風貌的徽派特征民居數十座;有福觀寺、水川廟、胡氏宗祠等宗教文化建筑3處;有胡氏明家石城圍屋一處;有抗日名將胡天樂將軍府一處,和具有古代中原文化特質的徽派富豪華府門第一批。村容氣象,嚴謹有序,村落規劃,科學合理;村風民俗,瑰麗多姿,村史文明,深厚燦爛。此外,秀山村四面開闊,依山傍水,村臨水而聚,水環村而流;秀竹潤戶,山影橫窗;奇峰峻秀,劍壁刃山;秀色映湖,山光幽古,的確是一方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山水家園和文化盎然與史跡璀璨的風水寶地,其“詩禮家風”,“崇文尚武”與“歌賦岐山”,“舞中蹈和”的族風家訓,更彰顯出它作為歷史文化名村與傳統民俗文化村落的精神氣質。

    15.賀州市昭平縣樟木林鎮新華村: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村內擁有較多清代、民國時期的傳統(廣東客家風格)建筑及各類文物古跡,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新東華是桂東地區客家圍屋數量最多最密集的村,頗有代表性的7處大型客家圍屋為:石城圍屋、生利(芝記)圍屋、泰隆圍屋、然新圍屋、高屋圍屋、牛皮垌圍屋、石碑排圍屋。圍屋整體格局保存較完整,期內保存有大量古祠堂、古官邸、古民居。其中石城圍屋是賀州市建筑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圍屋和獨一無二的棋盤形圍屋。新華村內保存著眾多的文物保護單位和不可移動文物,包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新華村客家圍屋(石城、泰隆、生利3處);不可移動文物為老寨古村落、三王大廟、樟木地下黨印刷廠舊址。

    新華村仍延續著較多客家傳統文化,其中較好地傳承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客家三山國王廟會。

    新華村擁有昭平縣最早的中共黨員——葉長燊,1949年10月以葉長燊為首的賀、昭、鐘邊區人民解放第七大隊是昭平境內最具人民武裝,為解放昭平全境作為了巨大貢獻。

    16.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里太村: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里太村位于公安鎮里太村委,該村后靠鯉魚山,村前以旱地為主,旱地中多有漢墓,其漢墓群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村中有清至民國民居90多座,以清建筑民居為多,總占地約20000平方米。清建民居以四合小院為主,分上三下三,中為天井,天井兩則廂房為廚房和雜物間。傳統民居建筑有青磚墻體、也有紅磚墻體,磚木結構,小青瓦天面。多為硬山式頂,部分前兩側且建風火墻。傳統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里太村中后部,連片分布和保存,相對集中完整。現代民居建筑向前、向左右擴展,所處村莊,氣候溫暖,雨水充足,十分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里太村原叫石圍寨,后因后山形似鯉魚,改名鯉魚寨,先由熊姓(現已無后人)居住。后張、陳、盧等7個姓氏人家居住,現今以張、陳、盧姓的人為多。該村落形成于明朝中期,清中后期因其由鯉魚寨和太平寨合并而成,故得名里太村,清朝道光年間,該村出文舉,武舉各一人。目前村中仍保存舉人專用旗桿石(又名栓馬石)兩付,建有文武廟和盧氏宗祠各一座。

    17.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大田村: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距離縣城約20公里,是鐘山至今保存大片較好、頗具嶺南特色的明清建筑的古村落之一。村落依山傍水、前低后高、村前有開闊的田野、村后有樹木茂盛的丘陵或石山作靠山;古磚藍瓦,造工精良,細膩秀麗,屋脊、前墻屋頂處大都有浮雕、花草鳥獸畫、人物畫的圖案;古民居正面,挖筑有一張大大的半月形水塘,形成陰陽兩儀、和諧相生布局,蘊含“圓滿”之美好寓意。

    大田古戲臺,建于清順治年間,清光緒四年(1878年)增修,解放后多次重修;以青石作基,用鼓石墊柱,以青磚砌墻,八柱梁構架,八角藻井復頂,古樸典雅,清秀精致。基旁雕八仙賀壽,鑿雙龍戲珠,臺上鏤兩虎扶角,嵌二獅呈瑞,惟妙惟肖。后臺屏風飾山川樓閣、彩鳳仙鶴等木雕,栩栩如生,1981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賀州市現存古戲臺中建筑工藝最精湛的古戲臺之一。

    18.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荷塘村: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中國第四批傳統村落(公示)。荷塘村位于四面環山的喀斯特地貌的小盆地中,所存民居依西、東、北面山體而建,村中只有三個山口可進入,歷史上三個山口設有城門,史有半邊城之稱。該村分三個居住居群,即老寨、新寨、九屋。三個居住居群分別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內的西、北、東三面山腳下,荷塘村中間主要為荷塘和濕地。其城隍廟、祠堂、戲臺、土地廟均在西北角。三個進村山口,一個在東北角,一個在西北角,西北角兩條進村道呈丫字型,與鐘山縣十里畫廊景區相連相通,起初建村從西建起(現名老村),隨后發展到北邊(現名新寨)和東邊(現名九屋,由于建該居住區落時,僅建有座青磚大屋而名)。村莊內三個居住群基本連在一起,整個村子中間為濕地和荷塘,自然環境十分優美與原始。

    荷塘村城隍廟背靠荷塘荷包山。座西北向東南,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后多有修繕。原為三進,目前只余后二進。硬山頂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前進前為四柱結構,斗拱式構架,后進為三間二樓。荷塘戲臺呈凸字型,初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民國及解放初期有所改變。青磚砌臺,臺前上嵌修建戲臺功德碑,戲臺原為磚木結構八柱抬梁構架,重檐歇山頂,兩側為山字形風火山墻,后改為懸山頂,磚柱八碼梁構架。

    19.賀州市鐘山縣回龍鎮龍道村: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村莊位于龍岐嶺邊至小山脈土嶺嘴上,坐東北朝西南,背山面田,避風向陽,村前魚塘環繞,田地廣闊,村后山巒起伏,樹木蔥蘢,是一座典型的南方村落布局的古老村莊。民居依坡而建,山體環繞不僅可遮風避暑,冬暖夏涼,更是村莊抵御外敵的基本自然屏障。龍道村始建于宋代,是一座有著700 余年歷史的村莊,受廣府文化、嶺南文化、中原文化、教育文化和農耕稻作文化的影響較為深刻,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古建筑群、石刻對聯和代表濃郁教育文化的書院是現今保存下來的最能反映古老文化的物質載體。

    龍道村古民居的建筑風格屬于變異干欄式建筑,中原漢民族與南越土著民族相結合的建筑形式,其特點是封閉、密集。故村內家家相連相通,戶戶石庫門雕刻對聯和八卦圖。村中炮樓聳立,門樓眾多,巷道復雜,是一座集防御與人文于一體,體現清道光、咸豐時期廣西鄉村社會動蕩與獨特人文環境的村落。同時民居族系分明,貧富有別,也是一座典型的氏族文化與階級劃分活標本。龍道村古民居建筑群現仍有古民居近80 座,整個古民居群以內部巷道將平地古民居與坡地古民居分成兩個部分,占整個古民居百分之二十的前平地部分古民居,又以封閉式巷道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邊部分為大四合院式,院正門東向,內古民居10 余座,西邊以兩條封閉式走廊向西深入,四個大戶民居形成一個小整體,后部分古民居為該村古民居群的主要部分,約占整個古民居群的百分之八十,這部分古民居依嶺就勢建于緩坡上,數十座古民居由多條不規整的之字形巷道進入,大巷道分子巷道,每條大小巷道口均設閘門或門樓,把所有古民居連成一個整體。

    20.賀州市鐘山縣清塘鎮英家村: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莊,思勤江從古村前繞過;主要分兩個居住群,即村莊以螺山為中心南北分割的兩部分村域。英家村螺山下除保留著近大量古民居外,還有一座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 年)所建的粵東會館、六甲門樓碑、三界廟門樓、古戲臺等重要的歷史建筑物及構筑物,歷史上曾是英家起義的發生地,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

    英家村古建筑群內建筑莊重、大氣,整體視覺給人一種規整高大精良之感;建筑形式較統一,單體民居既有古代南越土著民族的干欄式建筑特點,也有著中原漢民族的建筑特征,具有獨到的科學性與適用性;材質以泥磚、小青瓦、青磚、木板和石材等地方建筑材料為主,體現了“泥墻、青瓦、木門窗”的建筑風格。

    21.賀州市鐘山縣燕塘鎮玉坡村: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位于鐘山縣西面,始建于北宋,是一個有900 多年歷史的村莊。玉坡村分為玉西與玉東兩個部分,其中玉西以大廟山、珠山為靠,前砌石墻,墻前挖壕溝。家家樓高三層,墻厚壁堅,固而得名“小南京”。全村3 條入村通道,分別需經過兩個門樓一個山坳,居高遠眺,整個玉西村有如堅固之城堡,十分井然。玉坡村擁有一套完備的村落防御體系,大環境下以大廟山與珠山為屏障,前以池塘為基礎開挖壕溝,壕溝邊砌護村石墻作防,防御體系具有很強的防御特點。

    傳統建筑以青磚青瓦為主,建筑形式大體一致,整體縱向聯排,大門旁出,單位建筑以小四合(天井式)為主,部分圍攏、硬山式,部分垂脊飾蝙蝠,檐角高翹。部分內墻彩繪,隔屏雕花,花窗,有著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玉坡村歷史上田地遠極恭城、荔浦,近者方圓數十里,且入士出道人多,外出為官人多,為方圓有名的富貴窩、官宦村。

    22.河池市天峨縣三堡鄉三堡村: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位于天峨縣西北部,地處云貴高原邊麓,是全鄉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民居建筑群,反映了清代時期我國廣西地區壯族傳統民居的特征。該村屬廣西區壯族之系的藍衣壯族,其穿戴的服飾為自織自染的藍色土布的衣衫,并以“藍”為美,故稱藍衣壯族。千百年來,該村民俗文化氛圍濃厚,文藝氣息濃郁。民俗文化有手工刺繡藝品、婚姻習俗、藍衣壯山歌、藍衣壯鼓、布洛陀麼經、傳統凳術、花棍舞、扁擔舞、插秧舞,壯族舞獅等,當地婚姻習俗和“布洛陀麼經”于 2016年被列為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堡民居是極為典型的壯族(藍衣壯)建筑——吊腳樓木瓦房。村寨一家挨一家,排列有序。建筑全是杉木、楓木等為樁和木板裝成的木樓,建筑規模一般是七柱或九柱排樓、三層木板房。房屋四面雙檐,避免飄雨,前方為吊柱,二、三樓裝板壁,一樓用板皮木粗裝圍夾起。房屋使用分為:一樓為飼養畜禽和廁所以及堆放柴草。二樓為伙房、堂屋(廳)、臥室。三樓也有臥房和谷倉以及存放東西之用。分散在兩邊山間或坡地上居住的家庭,屋邊種植竹林和果木,空氣清新。這些木樓部分建于清代,古建筑群及周邊環境保存較為完整,建筑規模宏大,文化底蘊深厚,民居盡管經歷了歲月的滄桑,如今大部分院落依舊保存完好,保持著當年的風貌,承載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

    23.欽州市靈山縣新圩鎮萍塘村:廣西第二批傳統村落。始建于1622年,由鄧氏祖先從廣州遷至定居,是靈山縣保存比較好的古村落之一,村內保存有有大量的古民宅、宗祠、民國建筑等,延續了嶺南建筑風格,系青磚、青瓦、三合土、石、木混合結構。吸收了中國傳統以及西洋石柱、門樓、花紋圖案等建筑特色,建筑風格交融,顯示出當時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再現。有300多年歷史的東大門古建筑保護群、鄧冠山祠、抗日活動舊址、鄧政洽故居、榨油屋小洋房等建筑的傳統風格和歷史風貌保存比較完整。鄧氏宗祠建于清中期,建筑面積310平方米,為磚瓦結構、二進式庭院式;東大門古建筑群建于清朝中期,內是直線排列的德公堂、推舉堂、敬成堂等五座格局相同的四進式庭院,占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建筑雄偉,客家四進式圍屋風格;“榨油屋”建于民國初期,建筑面積420平方米為磚瓦結構的二屋小洋樓。屋主人“秤砣四”早年開油坊發家建此小洋樓,故后人俗稱此屋為“榨油屋”。

  • 
    
  • <table id="eqewq"></table><option id="eqewq"><noframes id="eqewq"></noframes></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