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建設交通委),計劃單列市建委(建設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部屬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提升建設事業整體科技水平,我部組織制定了《建設部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F印發給你們,請加強協調,統籌部署,認真貫徹落實,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工作,促進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附件:建設部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六年七月十日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科技規劃綱要》)是本世紀頭二十年我國科技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切實組織實施好《科技規劃綱要》,對推動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為在建設領域落實《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任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推動建設事業健康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入學習《科技規劃綱要》精神,增強自主創新意識
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制定這一時期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對于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迅速提升我國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有力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科技規劃綱要》立足國情、面向世界,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奮斗目標,對我國未來15年科學和技術發展做出了全面規劃與部署,是新時期指導我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為全面實施《科技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國務院制定了《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簡稱《配套政策》)?!稕Q定》要求堅持自主創新,創新體制機制,制定配套政策,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建設創新型國家?!杜涮渍摺窂目萍纪度搿⒍愂占?、金融支持、政府采購、人才隊伍、教育與科普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配套政策措施。
《科技規劃綱要》首次將“城鎮化與城市發展” 列為重點領域之一,充分顯示了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了巨大挑戰,統籌城鄉發展的機制不健全,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不強,小城鎮發展缺乏活力,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有待加強。資源環境瓶頸問題對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形成制約,城鎮水資源和水環境形勢嚴峻,用水安全問題突出,建筑節能任務艱巨。只有抓住機遇,認真研究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科技問題和關鍵技術,進一步改善建設科技發展的政策環境,完善創新機制,才能推動建設領域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促進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實現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的科技方針是我國半個多世紀科技事業發展實踐經驗的概括總結,同時也符合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必須貫穿于我國建設科技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建設系統落實《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任務,當前的工作重點是根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進一步理清科技工作思路,明確“十一五” 科技發展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實施建設科技“十一五” 規劃。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負責同志要深刻認識建設系統組織落實《科技規劃綱要》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且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
二、落實《科技規劃綱要》部署,明確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為在建設系統落實《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任務,提出如下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總體思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的科技發展方針,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治理環境污染為重點,以提高集成創新能力為突破口,開展重大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科技攻關,形成并完善促進建設事業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完善技術標準規范體系,以信息化技術帶動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工作目標:“十一五” 期間,建立適應建設事業發展需要的技術創新體系,集成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建筑業、房地產業、市政公用行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6~7個百分點,傳統行業科技水平明顯提高;開發和完善多項技術體系并建立與之配套的標準規范體系,科技支撐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能力明顯提高;主要領域取得一批理論研究成果,認識和把握建設事業發展規律的能力明顯提高。實施“國家十大節能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節約標煤1億噸。
三、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優先主題,確定建設系統重點任務
城鎮化與城市健康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2005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43%。預計未來15年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每年將以0.8~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城鎮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在資源、環境、居住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對城鎮形成巨大壓力。為了應對我國快速城鎮化進程帶來的壓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聚集和輻射作用,未來15年特別是“十一五” 期間,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加強技術創新,推進科技進步。
?。ㄒ唬┙ㄖ澞芘c綠色建筑
研究建筑節能技術政策、技術標準、標準體系,建筑能效標識系統,建筑節能優化設計技術;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節能建筑圍護結構與部品開發,降低中央空調能耗的關鍵技術,降低采暖系統能耗的關鍵技術;綠色建筑結構材料與功能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研究開發,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方法,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評價技術與方法;建筑施工裝備與機具開發,精致建造和建筑施工技術。
?。ǘ┏鞘猩鷳B居住環境質量保障
研究開發室內污染控制標準,室內環境綜合治理技術;人居適宜性評價與監測技術,居住區噪聲、光環境控制技術;城市園林綠化與景觀規劃技術,城市濕地恢復技術;城市發展的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技術與方法,居住區最小排放集成技術,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和設備,城市生活節水技術及器具;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及設備,城市生活垃圾與污泥資源化處置利用技術與裝備,城市水環境改善技術。
?。ㄈ┏鞘泄δ芴嵘c空間節約利用
研究城市綜合交通、城市公交優先與智能管理關鍵技術,城市交通規劃的理論與技術方法,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城市道路橋梁建設技術;城市熱島效應控制與改善技術,城市發展和空間形態變化模擬預測技術;城市土地勘測利用關鍵技術,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和利用關鍵技術;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重要公共建筑的結構技術;城市給排水、燃氣關鍵技術,城市防災減災集成技術,重大生產事故預警與救援技術。
?。ㄋ模┏鞘行畔⑵脚_
研究城市基礎設施信息共享與服務技術,數宇城市管理技術;城市和風景區遙感監測技術,數字園林技術;城市工程質量、安全和交易監管技術,建筑和房地產企業信用服務技術;城市地下管線運營與監控技術,網格化社區管理技術,居住區智能化服務技術;城市建設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平臺,小城鎮綜合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
?。ㄎ澹┏青l規劃與動態監測
研究城鎮化發展模式與政策,城鄉空間布局規劃和系統設計技術,城鄉空間識別系統和相應的城鄉人口統計口徑,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設計、一體化配置與共享技術,城鄉規劃與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互動模擬預測和動態監測技術,城鄉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預防技術,小城鎮與新農村規劃建設管理技術等。
四、組織實施科技項目計劃,攻克行業共性關鍵技術
精心組織,科學論證,做好科技計劃項目的立項工作。圍繞國家目標和建設事業發展需要,按照《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提出行業發展急需的軟科學和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織專家研討論證,列入國家級和部省級科技項目計劃。突出科技計劃的引導作用,合理配置科技資源。注重部門之間的銜接配合,強化各類科技計劃的聯動效應,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資源的價值和效益。通過政府指導,市場牽引,金融支撐,構建“產學研” 相結合的科技項目運行管理機制,協力推動科研開發、示范應用、政策標準制定。
實施《科技規劃綱要》要以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項目為基礎。一是通過水體污染與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節能、人居環境、設計施工、基礎設施、綠色建材和建設事業信息化等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突破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二是注重技術集成,以工程、設備和產品為依托,大力推進集成創新,發展科技產業;三是注重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再創新研究,實現技術升級。
五、構建技術創新平臺,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依托有研究實力和工作基礎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型企業組建國家級和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產業化示范基地。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引導產學研各方面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
建立健全建設科技創新體系,組織實施好國家和部省級科技項目。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和中介機構等,強化軟科學研究,為政府部門決策奠定基礎;強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強化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技術經濟政策研究,創造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的條件與環境。
六、建立完善激勵機制,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
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從指導行業發展、規范市場管理出發,制定完善企業技術創新與科技進步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培育和保護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建材及市政公用等企業開發應用先進適用技術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發揮骨干作用。
企業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管理機制,鼓勵科技人員積極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活動。大中型企業要設立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凝聚人才,從事技術創新工作。企業每年應從銷售額(產值)中劃出一定比例經費用于技術創新,為技術創新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七、創新成果轉化機制,促進科技產業化發展
加強和改進科技成果的驗收、評估、獎勵和認證工作。對建設系統涉及安全、環保、健康和節能的重大科技成果,嚴格按規定進行驗收、評估、獎勵和認證,確保重大科技成果評價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強化建設科技從業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科技管理全過程。
建立和完善部省兩級技術政策、技術公告、技術目錄的成果推廣應用機制。定期發布推廣應用技術、限制和禁止使用技術,將新技術推廣轉化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將研究成果盡快納入部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技術政策、技術公告和推廣目錄中,在建設部以及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示范工程中積極應用研究成果,精心組織實施科技示范工程。
培育并依靠行業學(協)會、推廣中心(站)等科技中介機構,構建社會化、網絡化科技服務體系,規范技術市場,加快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和產業化步伐。
八、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加強對重要工程建設標準的研究,推動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科技管理部門要與標準管理部門緊密配合,對促進行業技術進步顯著的重要技術和推廣應用前景好的技術,及時提出標準編制建議,列入標準編制計劃,協助標準管理部門加強標準的基礎研究工作。標準管理部門要及時將成熟的科技成果納入標準之中,不斷完善標準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科技、標準互動工作機制,加快科技成果推廣轉化。
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等積極參與建設領域國際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推動我國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提升建設領域技術標準總體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
九、開展國際與區域合作交流,促進建設科技跨越發展
國際科技合作要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行業科技需求,與國際組織、國外政府機構、民間組織開展多邊雙邊國際科技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加快引進新技術并強化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在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城市交通、污水與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加大國際科技合作的工作力度。開展合作研究,引進人才和智力,提升國內研究水平,實現重點跨越。
同時,在全國范圍內要加強東部與西部、內地與沿海、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促進建設科技的區域協調發展。
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建設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項目研究造就和培養一批建設科技創新人才。依托技術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業及高校、科研院所,結合重點研發項目和重大工程,建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等,培訓培養技術創新人才。實施技師、高級技師培養計劃和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培養工程,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促進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培養和聘用優秀科技人才,引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面向市場開發先進適用技術。制定和實施人才戰略,吸引留學和海外高水平人才為建設科技事業服務。
充分發揮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鼓勵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研究型人才。在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干部培訓、繼續教育中,要將科技成果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提高從業人員的科技素質。建設科技管理部門要組織開展科普教育,普及科技知識,提高科技素養,培育創新文化。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確?!犊萍家巹澗V要》實施
加強和改善對建設科技工作的領導,一把手要親自抓,領導班子內部要有明確的分工,切實將建設科技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做到組織落實、目標落實、計劃落實、責任落實、經費落實。嚴格按照國務院《配套政策》要求,研究建立多渠道、多主體的科技投入機制。吸引境內外的企業、民間團體和個人投資支持技術研發和推廣轉化工作。
要切實加強管理,將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工作分解細化,落到實處。在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評獎、企業資質、工程招投標審核和執業人員資格考試中,應體現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的要求。
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技術經濟政策,完善配套措施,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加強協調,統籌部署,調動廣大建設科技工作者積極性,認真貫徹實施《科技規劃綱要》,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工作,促進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