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qū)建設廳副廳長周家斌作重要講話
會議現場
東興市基本情況介紹
一、地理概況
東興市位于廣西西南部,十萬大山南麓,東、北和西北分別與防城港市防城區(qū)的江山鄉(xiāng)、華石鎮(zhèn)等相接,西南及南面均與越南芒街市隔北侖河相望,東興市與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兩城的市中心相距不足3公里目前通過中越友誼大橋聯系,是中越邊境上一對距離最近、城鎮(zhèn)規(guī)模較大的邊境城鎮(zhèn),是我國與東南亞地區(qū)尤其是越南及東南亞的主要公路通道。東興市下轄東興鎮(zhèn)、江平鎮(zhèn)和馬路鎮(zhèn)3 個鎮(zhèn),共有33 個村委會,4 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市人民政府駐地東興鎮(zhèn)。
東興市主要居住有漢、京、壯、瑤等民族。其中京族在該市是特色突出的民族,文化氛圍較為濃重。京族村落大多選在海島或海岸邊,過去,京族多建竹木結構的矮房,新中國成立后,大部分人蓋起了磚瓦房,因海邊風大,房屋仍建得低矮,瓦面壓上磚石。近年,用條石和鋼筋水泥建得2層小洋樓漸成趨勢。地方語言以粵語為主,還有客家話、京語(越南語)、壯語等。
二、經濟情況
東興市2003 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5.51 億元,比2002 年增長12.24%。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3.86 億元,增長7.03%;第二產業(yè)增加值2.78 億元,增長21.6%;第三產業(yè)增加值8.87 億元,增長11.95%。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結構日趨合理,第一、二、三產業(yè)比例由“ 八五” 期末的32.6 : 18.4 : 4.49 優(yōu)化為2003 年的24.89:17.92:57.19,實現了產業(yè)結構調整轉型由農業(yè)向服務業(yè)的轉變。產業(yè)結構中,東興市的經濟發(fā)展主要靠第一、三產業(yè)帶動,第二產業(yè)的增長屬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從建市以來,第三產業(yè)一直在東興市的國民經濟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商貿業(yè)是東興市的支柱產業(yè),2003 年東興市邊境貿易大幅度增長,全年實現邊貿成交額19.35 億元,增長45.89%,邊貿稅費收入3280 萬元,增長40.29%。2003 年,東興市全年口岸出入境人數為220萬人次,進出境貨物22 萬噸,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023.1 萬美元,增長11.13%;完成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 億元,增長12.97%。同時,旅游業(yè)是東興市在 “九五”時期形成的一個支柱產業(yè),旅游業(yè)的較快發(fā)展帶動了經濟的增長,尤其近年來東興旅游產業(yè)取得了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建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工作進展順利。
武鳴縣概況
一、地理概況
武鳴縣位于廣西中南部,地處北緯22°59'-23°33',東經107°49'-108°37'之間。東接上林縣、賓陽縣、邕寧縣,西南連隆安縣、平果縣,南鄰南寧市區(qū),北與馬山縣接壤,總面積為3366平方公里。
武鳴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歷年平均氣溫22.1℃,平均無霜期333天,平均降雨量1100~1700毫米,光熱資源充足,雨熱同季,非常適宜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的生長,可實現一年三熟或多熟。
武鳴縣地勢為東北較高、西南部低,四周群山環(huán)繞,中部低平,呈小區(qū)盆地,山地丘陵多,平原土地少。
二、縣城發(fā)展歷史及現狀
2004年全縣總人口64.65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53.56萬人,居住著壯、漢、瑤、苗等21個民族和印尼、越南等歸國華僑,壯族人口占86.6%,是壯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
歷史上壯族多聚族而居,壯族村落多選在地勢較高,背靠青山,面臨河溪的地方,以向陽為佳,坐西向東,或坐北朝南,規(guī)模大的叫村寨,村寨大的有幾百戶,小的有幾戶或幾十戶。習慣于從山腳開始,一棟靠一棟地往山坡上建起木樓,形成梯形木樓群;或將若干個木樓排成兩行,中間留一條通道,兩端有圍墻和大院門,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院落。現狀建成區(qū)面積9.97平方公里,現狀人口10萬人。
武鳴縣城歷史悠久,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明清時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城鎮(zhèn),城區(qū)最早由南街、東街、西街、北街及米行街圍合成“ٱ”型城市格局。在解放前的漫長歲月中,城鎮(zhèn)發(fā)展緩慢,除米行街擴建外,至解放時縣城基本上沿襲幾百年來的老格局,城區(qū)面積僅有0.27平方公里。
解放后,縣城逐步更新舊街道,開辟新街道。隨著道路的開通,城區(qū)用地以舊城為中心沿道路分別向東北、向西、向南擴張,至1986年城市格局呈現倒“Y”型雛形。
改革開放以后,城鎮(zhèn)進入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階段,主要在新、舊城區(qū)之間填空補齊,同時逐漸向外擴展。至2004年形成了建設用地沿河沿路呈倒“Y”型分布的城市形態(tài)。城區(qū)用地現狀主要集中在武鳴河和香山河沿岸。國道210線原來從縣城中心穿過,現在已經修建了60米寬的過境道路從縣城東部邊緣穿過。現狀中心城區(qū)主要分布在武鳴河東一帶,這里集中了大部分的行政辦公、文化娛樂、商業(yè)等,武鳴河西一帶靈水附近集中了不少學校,此外還間雜著工業(yè)。中心城區(qū)沿原210國道過境路向北有一定的擴散,主要是居住及倉儲用地,武鳴煙廠也在這一帶。縣城大部分工業(yè)用地分布于武鳴河及香山河南面。在城東210國道60米過境干道東面香山河以南是原航空運動學校飛機場,機場為土跑道,現已劃歸地方管轄。都安——南寧高速公路從城西邊緣距中心區(qū)約1.5公里處穿過,并在秋暇園附近設有出入口。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7.6億元(現價,下同),比上年增長9.07%(按可比口徑,下同),增長速度比上年加快4.44個百分點,是1999年以來增幅超過9%的兩個年份之一。人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377元。在全縣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完成21.96億元,增長7.8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完成13.80億元,增長12.34%;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完成11.89億元,增長7.81%。三次產業(yè)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2.56%、37.38%和20.06%,拉動經濟增長3.86個、3.39個和1.8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yè)結構為:46.09:28.96:24.95。
武鳴縣國民經濟呈健康發(fā)展態(tài)勢,全縣經濟保持增長,農業(y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工業(yè)穩(wěn)步增長,財政收支情況良好。
三、旅游資源
武鳴縣境內山奇水秀、風光旖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主要景區(qū)有“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的喀斯特巖洞——伊嶺巖;有冬暖夏涼、四季恒溫的靈水;有名列廣西三大古典名園之一的明秀園及姐妹園春霞園和秋暇園;有“廣西廬山”之稱的大明山,還有正在建設中的“花花大世界”,以及未充分開發(fā)的壯族古民居七十二道門、西江河、起鳳山、黃道山、羅波潭、寧武三十六弄等景點。
憑祥城市概況
一、地理概況
憑祥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南邊陲,地跨東經106°45′30″~107°48′,北緯22°06′30″~22°16′。民族以壯族為主。全境處于北回歸線以南,距自治區(qū)首府南寧235公里。東距寧明縣治43公里;北鄰龍州縣治39公里。西南兩面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97公里(陸界92.5公里,水界4.5公里),總面積約650平方公里。全境東西寬約33.5公里,南北長約34公里,南端友誼關最狹窄處僅4公里。自然條件優(yōu)越,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高溫多雨,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
憑祥市處于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qū),受太陽輻射熱能多;距北部灣較近,受海洋季風影響頗大;同時仍受大陸季風的明顯影響,形成本市高溫多雨的亞熱帶季風型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長夏無冬,雨量較充沛,半年高溫多雨,半年少雨溫涼。市年平均氣溫19.5~21.4℃。1月平均氣溫11.4~13.5℃,是一年最冷的月份。7月最熱。市年平均雨量1200~1400毫米。雨量的年際變化較大,最多雨的1970年,雨量達1838毫米,最少雨的1977年,雨量僅1056毫米。
二、歷史沿革
秦屬象郡地。漢初屬南越國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后,屬郁林郡雍雞縣地。三國屬吳郁林郡臨塵縣地。晉屬晉興郡地。隋改屬郁林郡宣化縣地。唐屬嶺南西道邕州都督府。宋皇祜五年(1053年)置憑祥峒,從此有憑祥之名,屬邕州都督府左江道水平寨,元屬思明路。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為憑祥鎮(zhèn),屬太平府。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改為憑祥土縣,屬思明府,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升為憑祥土州,直隸廣西布政司。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憑祥改為彈壓,歸明江廳兼理,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改土歸流升設憑祥廳,兼彈壓下石土州,屬太平府。民國元年(1912年)1月,依照廣西軍政府厘定的《廣西地方官暫行章程》規(guī)定,撤廳改為縣,憑祥廳改為憑祥縣。
三、風景資源
憑祥市位于廣西西南邊陲,山河壯麗,地貌多姿,風光旖旎,喀斯特地貌特征明顯,自然景觀堪稱妙絕。特別是作為邊防重鎮(zhèn),軍事名勝古跡眾多,聞名遐邇。友誼關、金雞山、大連城等南疆邊關風光帶,是國務院第二批(1988年)批準公布的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憑祥市為桂西南邊防要地,設有“兩關一卡十九隘”,最負盛名者為友誼關,位于中越邊境,離主城區(qū)南18公里,距越南同登鎮(zhèn)4公里,距諒山市16公里,設于兩山對峙險坳處,扼中越陸路交通之咽喉孔道。該關建于漢朝,初名雍雞關,后改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鎮(zhèn)夷關、鎮(zhèn)南關,1953年改為睦南關,1965年改為友誼關。與水口關、平而關合稱“桂邊三關”,是桂邊三關之首。因其“建筑雄偉,形勢險峻,故又有天下第二關之稱”,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聞名中外的鎮(zhèn)南關大捷和鎮(zhèn)南關起義就在這里打響,歷代為軍事要地,均設重兵把守。
明時關上設昭德臺,清時建關樓一層,門兩重,貫以通道,外層額書“南疆重鎮(zhèn)”;內層額書“鎮(zhèn)南關”。關兩旁筑城墻百余丈,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中法戰(zhàn)爭時被毀。蘇元春督邊時,又重建二層關樓。關后建有關帝廟和昭忠祠。光緒年間,太平知府甘汝來重修關樓,拆去關帝廟和昭忠祠,改建一幢法國樓。關樓在抗日戰(zhàn)爭中又被毀,僅剩底層拱城門。